从机械到智能:仿生鱼技术如何守护长江生态
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一项创新成果正悄然改变着长江生态保护的格局。由武汉大学师生研发的智能仿生鱼,已投入到长江大保护项目中,为生态数据采集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
在 2025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,英国牛津大学 James Crabbe 院士参访武汉大学时,便被一组灵动的 “水中精灵” 所吸引。这些智能仿生鱼拥有避障传感器,以每秒 1.2 米的游速在长江中执行生态监测任务,其摆尾动作逼真,与真正的鱼群几乎毫无二致。

这款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水下机器人,采用柔性硅胶材质与仿生流体力学设计,能够精准模拟 12 种淡水鱼类的游动姿态。其头部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阵列,可实时采集水体 pH 值、溶解氧等 18 项生态指标。并且,单次充电续航能达到 48 小时。目前,已在长江中游成功建立 30 个智能监测节点,累计传回的生态数据超过 50TB。

“它们对鱼群行为的模拟令人惊叹,这种非侵入式监测真正实现了科技与生态的和谐共生。”Crabbe 院士在观看实时传回的江豚活动影像后称赞道。同时,他也提出建议:“若能在群体协作算法上取得突破,让仿生鱼自主形成监测网络,将开启水下生态研究的新维度。”

这项创新成果的背后,是武汉大学交叉学科团队历时五年的艰苦技术攻关。项目负责人透露,下一代产品将集成声呐通信与 AI 识别系统,未来还计划拓展至海洋科考、海底管线巡检等更多场景。

此外,上海海洋大学也在智能仿生鱼领域成果颇丰。其研发的智能软体仿生观赏鱼 “金鳞”,以金龙鱼为原型,深度融合人工肌肉驱动、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,能高度逼真地模拟真实金龙鱼的游动姿态和行为习性。而智能软体仿生鱼 “文鳐”,核心器部件已全部国产化,具备共融性、超仿生、隐身性三大优势,可搭载多款高精度传感器,胜任 300 米以内水深的水下监测等工作。

智能仿生鱼的出现,为生态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。它们在长江以及未来更广阔的水域中,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,助力我们更好地守护生态环境。

相关文章

社区便民市集焕发新活力

社区便民市集焕发新活力

7 月 1 日清晨,北京西城区陶然亭街道 “邻里便民市集” 热闹开市。与传统菜市场不同,这个每月首个周末举办的市集汇集了修鞋、配钥匙、衣物缝补等 12 项便民服务,还设有非遗手作体验、闲置物品交换区,...

全国首个 “智慧文旅” 示范区落地苏州 科技赋能千年古城焕发新活力

全国首个 “智慧文旅” 示范区落地苏州 科技赋能千年古城焕发新活力

6 月 9 日,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复苏州成为全国首个 “智慧文旅” 示范区,标志着我国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。该示范区由苏州市文旅局联合腾讯科技、华为技术等企业共同建设,计划三年内投入 5 亿元...

我国量子计算机 “九章三号” 突破算力新纪录,引领计算领域变革

我国量子计算机 “九章三号” 突破算力新纪录,引领计算领域变革

我国科研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成功构建的量子计算机 “九章三号” 刷新了算力新纪录,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。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在量子计算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,也为解决一系列复杂科学问题和...

北京设置净空限制区,保障特殊活动飞行安全

北京设置净空限制区,保障特殊活动飞行安全

为确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有关飞行活动的安全,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,自 2025 年 7 月 16 日零时起至 2025 年 9 月 3 日 24 时止,将东城...

雄安新区发布数字道路分级标准,推动自动驾驶落地

雄安新区发布数字道路分级标准,推动自动驾驶落地

为加快智能交通发展,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,雄安新区正式发布数字道路分级标准,这一举措走在全国前列,为其他城市提供了重要参考。该标准明确了 L4 级自动驾驶的路权划分,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。标...

西藏立足特色资源,大力发展文旅产业

西藏立足特色资源,大力发展文旅产业

西藏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资源,积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,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发展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。在自然景观方面,西藏拥有壮丽的雪山、广袤的草原、湛蓝的天空和独特的高原湖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