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首个 “无障碍城市” 建设标准发布,提升特殊群体生活质量
为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,提高特殊群体生活质量,全国首个 “无障碍城市” 建设标准正式发布。该标准从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信息交流等多个维度,对无障碍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。
在基础设施方面,标准规定城市道路、公共建筑、住宅小区等场所,需按照规范建设无障碍通道、电梯、卫生间等设施。盲道、坡道等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,确保视障、肢体残疾人士通行安全便捷。同时,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无障碍改造也作出明确规定,要求公交车、地铁等配备无障碍设施,并提供相应的服务。
公共服务领域,标准强调医院、学校、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,应设立无障碍服务窗口,配备手语翻译、盲文标识等辅助设施,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。信息交流方面,要求政府网站、公共服务平台等提供语音导航、文字放大、屏幕朗读等无障碍功能,方便视障人士获取信息。
该标准的发布,为各地开展无障碍城市建设提供了统一规范。相关部门表示,未来将通过政策引导、资金支持等方式,推动各地按照标准开展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,让特殊群体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,共享城市发展成果,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包容性。